高德365接单技巧

你的位置:高德365接单技巧 > 新闻动态 >

全新总结——肾虚,分不分肾阴虚与肾阳虚?

发布日期:2025-11-19 22:35    点击次数:111

总结肾虚,分不分肾阴虚与肾阳虚?

总结肾虚,分不分肾阴虚与肾阳虚?

肾有阳虚,则病伤寒。

那肾有没有阴虚,有。

图片

第一个阴虚,就是少阴病,大承气汤证,此是燥土克水,此是用大承气汤,泄阳明土实,来保少阴之水。此阴虚是泄土,而不是补水。

第二个阴虚,就是少阴水亏,此治法是,补肺生津而化水。此是用麦冬、天冬、山药、人参,粳米,润肺而生津,以肺金而化肾水。还有配合天花粉、知母,清热除烦,润肺生津。还有配合中气药,降气化水,开门蓄水。胃为肾关,交济水火。(另外黄芪,是补营卫的,也治肺气虚寒,也是补气的药,也算是补肾阴的药。)

无论外感内伤的口渴,只要有口渴这个证,就有了肾阴虚这个病机。没有口渴这个病基,肾就不会有肾阴虚的病机。另一个肾阴虚的病机,阳明腑实的大承气证,多是外感而来。没有外感腑实,就不会有肾阴虚的病机。

另外,补充一个肾阴虚误论:就是地黄,地黄是血药,是如同当归、阿胶、白芍一类的补血药。地黄,是滋风木枯燥,熄风而止泄,此是止风泄肾中之阳气的。地黄是补肝血药,滋肝体板燥,可以说是补肝阴的药。而非滋肾阴、补肾水的药。

图片

好多之前误解的理论,把地黄丸的地黄,注解成滋肾阴、补肾水的药,这理论是错误的。

肝阴的理论药:当归、阿胶、生地、白芍。

肝阳的理论药:附子、蜀椒、羊肉、桂枝、肉桂、生姜、干姜、吴茱萸、细辛。

泄肝与少阳药:黄芩、黄连、白头翁、秦艽、栀子、大黄

所谓肝阴的药,就是补血的药。肝阳的药,就是治肝寒的药、肝气下陷的药。

治肾阴的方与药,大承气汤、薯蓣丸的山药、麦冬、人参。附子汤的人参。白虎加人参汤的的人参、粳米。竹叶石膏汤的的参、冬、粳米等。麻黄升麻汤的天冬。

图片

肾阳虚的药,三阴篇所有温阳方、加肾十味、肾十二味等。

肝肾下焦阴虚,多说的是少“阴”肾中的阳气虚,厥“阴”肝木中的枯燥血虚。

以六经气化为依据。

少阴以君火主令,肾水寒之寒,从化为温。水温即为肾也。

然后以五行相生理论为依据。

水生木,以水中温,而生木气。水寒不能生木,则风木枯燥,则肝木也寒。

然后以肝属木,六气为风理论依据。

厥阴以风木主令。木气为风,病必生燥,所以肝木枯燥。

下焦肝肾同源理论,是指的肾中的阳气。就是肝木的木根。

就是肾水生肝木,同源,就是指的肾中的阳气。所以肾气丸,是肾气命名,就是同源的意思。而同源,不是水源,而是水中的阳气。水生木,是水中的温气,生肝木,是以气化,而非质生。

就所谓的肾阴虚与肾阳虚之论,肾气丸一方,就都包括了,有同山药补肺而生水,有地黄,滋木而止泄肾气,有附子,暖水逐寒而化气。

图片

少阴五(原文):肾水有泻而无补,“凡”人之死,死于水寒之盛也。仲景《伤寒》,少阴但有泻水补火之法,而无泻火补水之方。其余六经,以及《金匮》杂证,泻火则有之,补水则未有。

黄师注解与本条之肾阴虚论,并不相悖。此是五行之论,肺金而生肾水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